嘴像鲶鱼身体像鲟鱼
长江君:说到江河湖库中的“霸主”,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一些体型庞大的肉食鱼,比如鱤鱼、鲶鱼、鲟鱼等。
然而在广东东莞的一处水库里,一群看起来不起眼的太阳鱼却“称王称霸”,因为它们虽然个头小,但性情凶猛——关键是数量实在太多了……

01太阳鱼成“水库霸主”
据当地钓友反映,这处水库并不大,原本是有人承包养殖的,投放了不少鱼苗,但因为近些年当地推行“水质治理工程”,已经禁止大规模人工养殖了。
因此这处水库如今一直处于“放养状态”,不过水库里罗非鱼、鲫鱼、塘鲺等野鱼不少,所以偶尔也有人来此钓鱼玩乐。
然而从今年开始,许多钓鱼人都发现水库里太阳鱼“数量激增”,成群结队堪称泛滥了。
而与此同时,原本水库里剩下的鲤鱼、草鱼等“家鱼”,和鲫鱼、罗非鱼这些杂鱼,如今都很少见了......
02钓鱼人:失控了
“……这是周末一天的收获,太好钓了,下竿就有口,我原来听人说这里太阳鱼多,自己来(钓)了才知道有多夸张,感觉就是失控了。”
当地的一位小伙(@游钓小白)惊叹称,在东莞太阳鱼并不是什么“新鲜玩意”,各处河道水沟里都有,但像这处水库一样“泛滥成灾”的,他也是第一次见。
部分渔获
确实,从这位小伙的“渔获”看,几乎全为巴掌大小的太阳鱼,可见水库里太阳鱼数量之多——这位小伙称,这些太阳鱼似乎只能长到这么大的,他也钓到一些小的,但都放生了。
关于太阳鱼,长江君也多次科普过,是一种生命力强、繁殖快的外来物种,如今不仅已入侵两广、福建、海南等地江河,就连内陆不少地区都开始出现。
内陆河道里也开始有太阳鱼出现——配图
不过,这一处小水库里,太阳鱼密度这么大,也是令人吃惊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03疑似有人大量放生
据当地老乡介绍,水库里的太阳鱼原本(以前有人养殖的时候)也是有的,但“没像这个样子”。
而自从水库没人养殖、管理之后,来放生的人开始多了(或许因为这里比较偏,较受放生者青睐),这些太阳鱼就一下子“爆发”了……
水库放生活动——示意图
因此,长江君认为,水库里太阳鱼泛滥成灾,应该是有人一次大量放生了许多太阳鱼,加上水库里其他的鱼比较少,竞争对手较少,导致它们迅速繁衍开来。
(长江君注:太阳鱼的繁衍周期非常短,在野外没有干扰的情况下,两年可能就可以繁衍几代。)
原本水库罗非鱼很多,但现在都少见了
另外,太阳鱼虽然个头不大,但不仅会抢夺食物资源,还会攻击、吞食其他的鱼的鱼苗和鱼卵,因此会导致其他鱼类数量锐减。
而对于水库里太阳鱼泛滥成灾的情况,当地钓鱼人有的表示“很开心,这下有鱼钓了”,但也有一些人表示担忧“怕它们游出去祸害下游的河道”。
长江君认为,应该说确实有这个可能。
个头大的太阳鱼,食用价值很高
所幸的是,当地钓鱼人都表示这些太阳鱼“吃起来倒是挺鲜的”,相信通过钓鱼爱好者的“努力”,水库里的太阳鱼失控的情况应该能被控制住。
04太阳鱼威胁南方多地江河生态
事实上,长江君认为东莞这处水库太阳鱼“称霸”的情况,只是整个“太阳鱼入侵”局面的冰山一角。
在长江君看来,随着人为放生和养殖逃逸现象的多发,南方多地都有太阳鱼入侵的潜在风险,比如长江中下游的浙江、江西、安徽、湖北等地,近年来都出现了不小规模的太阳鱼入侵事件。
安徽河道中的太阳鱼——资料图
太阳鱼“无孔不入”,是因为太阳鱼是比罗非鱼“更凶恶”的外来物种——它们不仅生存能力强、繁殖迅速,并且没有“怕冷”的缺点,基本能在黄河以南的大多数地区栖息过冬。
因此,只要它们出现在自然水域中,就几乎很难控制其数量了。
配图
最后,如果说太阳鱼唯一“致命的弱点”,长江君认为那就是其肉质鲜美细嫩,因此建议大家在发现它们时,尽可能将其钓获、捞起食用!
助力江河生态保护、科普各类野生鱼水族知识,我们是长江君说野生鱼,也欢迎大家吐槽投稿,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,还请点击下方小火箭,让更多的人看到,谢谢!
#外来物种#
-
农村稀有鲶鱼
2015.12.16 -
钓十斤鲶鱼多大线
2015.12.16 -
中国哪有鲶鱼
2015.12.16 -
鳄雀鳝和红尾鲶鱼谁厉害
2015.12.16